如何利用時間軸寫家族史之第一章舉例1、2、3、4、5

蘆蕩小舟
7 min readFeb 14, 2019
Go to the profile of 蘆蕩小舟
吳荻舟最早期的照片,攝於1938年安徽舒城,時任上海文化界內地服務團副團長

2017年是香港”六七 暴動”五十周年,一部頗富爭議的紀錄片 《消失的檔案》在香港和北美巡演,及後牛津出版社出版程翔著 《香港六七暴動始末 — 解讀吳荻舟》一書,還有2013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余汝信著 《香港,1967》一書、2013至2016年光波24的電子雜誌 《向左向右》 ,以上電影和書籍還有網絡傳媒從我們努力整理的家族史中引用了大量有關香港六七暴動的關鍵文獻。電影和書籍出版後,事件重新受到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其中有些議論不免偏頗。吳荻舟家人希望妥善保存原始文件,供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人研究,同時也通過網站,原汁原味呈現所收藏的歷史碎片。

上一篇心得《如何利用時間軸寫家族史 五個步驟簡單開始》獲得很多朋友拍掌。我想,不是我寫的好不好,而是大家認同應該記錄歷史和親情。有朋友說他們的父母一點文字也沒有留下。我想,一個可能那是真的,真是一點文字都沒有留下;但另一個可能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文字留在了不同的地方,尚需我們用心去發掘。也許你會說現在沒有時間做這件事,但是要想想,真到了有一天,你有時間了,但是父母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了,甚至離開我們了,到那時,各種因素會導致你後悔不已。

上文提出的五個步驟是:1.整理資料;2.查詢走訪;3.深入跟進;4.細節研究;5.動手寫作。本篇就通過《蘆蕩小舟》第一章一些例子,說說我的具體做法。

為所有正在寫家族史和準備寫的朋友鼓掌!

如果你支持我們的工作,請幫忙拍手以讓更多人看見歷史真相

(連載越長,目錄的需要便越突出,可是Medium沒有目錄頁功能,我只好自己做了蘆蕩小舟目錄鏈接到處放。)

我的父母留下大量文字資料,所以我遇到的問題包括如何剪裁這些原汁原味中國近現代歷史事件真實孤本和如何把它們整理出來。但是,父母留下的孤本不是連貫的,不是像誰的日記那樣一天天一年年從不間斷。他們只是零星、或主動或被動留下一些字跡,如果我想理解整件事情和歷史背景,還是需要補上很多空白,五個步驟一個也不能少。

我選擇了寫紀實文學,最大限度採用他們的遺文,不過是從我的角度寫,這樣方便把不同來源的資料整合,同時盡量說明資料出處。不懂就補課,缺資料就去找資料,力求把他們斷斷續續的記錄串連起來。

還是舉具體例子來說吧。我父親出生於1907年,母親出生於1918年。一個福建人,一個安徽人,在他們相遇之前,各有人生軌道,故事千頭萬緒,於是我第一章寫父親與母親相遇之前的人生;第二章寫母親與父親相遇之前的人生;第三章開始,就可以寫他們在一起的不同階段了。

--

--

蘆蕩小舟
蘆蕩小舟

Written by 蘆蕩小舟

香港六七暴動,吳荻舟生平,吳荻舟研究,為甚麼吳荻舟成為”香港守護神” ,家族史——吳荻舟家人收藏的原始資料

No responses yet